当地时间3月19日,Google在GDC上正式公布了其云游戏平台Stadia。
尽管早在去年10月,Google就公布了名为“Project Stream”的云游戏服务项目;在GDC之前,Google或将推出云服务平台和自研主机的小道消息一直在坊间流传,但谁也没想到,Google CEO Sundar Pichai会出现在发布会现场,亲自宣布游戏云平台Stadia的消息,发布会全程爆点不断,时常能听见观众的欢呼和掌声。
在发布会后,有业内人士在朋友圈里感慨:“这就是未来啊。”
Stadia是什么?
Google VP Phil Harrison在发布会上这样解释 Google 对Stadia的愿景:“one place for all the ways to play(一个包含所有游戏娱乐方式的地方)。”
从表现形式上看,Stadia和去年公布的Project Stream很相似,其产品理念是让所有玩家抛开各类主机和高端游戏PC,仅通过常见的网络连接终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视)即可以玩3A大作。未来,玩家无需再将游戏下载安装到本地,只需通过网页实现点开即玩。
不仅如此,玩家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随时切换使用设备。
Stadia上线时将支持 4K + HDR + 60fps 的游戏画面表现,未来会提升至 8K + 120+fps。
Stadia的 GPU 浮点运算速度高达每秒 10.7 万亿次( PS4 Pro 和 Xbox One X 分别为 4.7 万亿次和 6 万亿次),具体配置如下所示。
Google将利用其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500个服务器节点为Stadia平台提供支持。
Stadia将为玩家和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多人游戏解决方案:该平台不但支持单局千人规模的Battle Royale(战术竞技游戏);同时由于游戏包体在云端,避免了盗版和外挂对游戏的影响;而且Stadia还支持跨平台游戏(Cross-platform Play)。
Stadia平台还支持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以4K + 60fps的画面效果在Youtube上实时直播。
另外,Google还公布了和Stadia相关的两大特性。
首先是State Share技术,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暂停、保存游戏,然后将游戏当前状态通过Stadia生成邀请链接,该链接可分享至社交平台,其他玩家点击链接即可从此前玩家暂停或保存的位置继续进行游戏。
其次是Crowd Play功能,Stadia和Youtube深度合作,玩家在观看直播过程中可即时加入主播正在玩的游戏。
虽然Stadia原则上不限制玩家的游戏设备,但Google还是推出了一款适配Stadia系统的无线手柄。这款手柄通过wifi连接服务器,可自动识别玩家当前使用的游戏设备,其独特之处在于手柄上设有分享键和Google助手键,玩家可以将正在玩的游戏一键分享到Youtube上,如果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通过手柄按键向Google助手求助。
按Google的规划,Stadia将在2019年内上线,首批上线地区为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洲其他的大部分地区。
Stadia会给游戏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1. 高端游戏PC硬件和游戏主机将会面临巨大冲击。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在发布会上列举游戏用户的痛点时,首先就提到了目前游戏用户需要购买特定主机和高端PC硬件才能体验高质量的游戏,Stadia云游戏平台针对性地降低了游戏对用户硬件的要求,并为玩家提供跨平台的游戏方式,以此降低游戏的硬件门槛,扩大玩家总体规模。
这样一来,玩家对于游戏硬件的需求会降低,传统PC硬件厂商和游戏主机厂商将不得不面对2C市场规模萎缩的问题。
2. 游戏直播将变得更容易,且具备更强的互动性。
在某种程度上,Stadia降低了游戏直播的门槛,玩家无需购买直播设备便可以在体验游戏的同时进行直播;同时,Stadia提供了主播和观众更强的互动方式,对于单机游戏而言,主播可以分享游戏链接给观众,邀请请其体验当前游戏关卡,这样一些“我上我也行”的观众能够得到较直接的游戏体验反馈,在多人游戏中,主播可以邀请观众随时加入正在玩的游戏中,和观众一起玩游戏。
3. 手游或将会直面3A大作的竞争。
由于Stadia解决了3A大作对游戏硬件的限制,玩家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体验高质量的3A游戏。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游戏将不得不直面3A大作的竞争,手游市场的格局或将因此被改写。
此外,由于游戏包体在云端,反盗版和反外挂难度大大降低,盗版、外挂等黑产或将受到较大冲击。
Stadias当前面临什么问题?
1. 对网络基础设施要求较高
Google此次发布会在展示Stadia的特性时,刻意回避了平台对网络质量和带宽的要求。然而,4K + HDR + 60fps的游戏画面表现意味着海量的数据传输,对用户的网络质量要求极高。尽管未来的5G时代或许足以支持云游戏以高质量画面和低延时顺畅运行,但5G什么时候才能以较低成本大规模商用目前还尚未有准确的时间节点。
2. 平台游戏内容不足
除了网络硬件方面的支持以外,Stadia云游戏平台的另一关键问题是其平台上的游戏内容不足。
Google去年公布的Project Stream选择了育碧旗下的《刺客信条:奥德赛》作为唯一演示游戏。在发布会现场,Google表示已经和育碧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育碧CEO Yves Guillemot 也出现在发布会观众席。
尽管双方此前貌似合作愉快,但此次发布会并未公布有育碧旗下其他游戏上线Stadia平台的消息,发布会上仅公布了三款游戏:《刺客信条:奥德赛》、《毁灭战士 永恒》(4K + 60fps + HDR)和《Rime》。
尽管Google在发布会上宣称已经和Unreal、Unity等引擎厂商达成合作,从技术上降低了游戏移植的难度,但对于传统游戏大厂而言,将游戏上线Stadia云游戏平台也许会意味着其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游戏上线Stadia之后将如何定价,如何销售,如何分成?在发布会上Google并没有对此作出说明,发布会上Google VP Phil Harrison仅有一次提到“Stadia商店”的概念,但可以想象,一旦Stadia的商业模式确立下来,也许还会改变当前游戏分发领域的市场格局。
在微软、索尼、任天堂这三个主要的游戏平台厂商中,微软推出了自己的xlcoud云游戏平台,不太可能和Google合作;对索尼、任天堂来说,将自家游戏上线Stadia或将极大影响其未来游戏主机的销售,Stadia平台首批上线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洲其他大部分国家)正是游戏主机的重要市场,所以这些厂商必然不会贸然进驻Stadia。
为了解决缺产品的问题,Google宣布成立第一方游戏工作室STADIA游戏娱乐,由初代《刺客信条》制作人 Jade Raymond 领导,该工作室首要任务就是为Stadia提供自研游戏产品,还会承担对第三方工作室的指导工作。
但是考虑到3A大作的开发时间,Google或许将面临在2019年Stadia上线时没有自研产品的尴尬局面,如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说服更多的游戏厂商在Stadia平台上线旗下产品将会是Google2019年的重点议题。
3. 玩家使用云游戏平台的成本是否会比玩家购买硬件的成本还要低?
从目前Google公布的信息来看,Stadia未来很有可能采用订阅制的方式对玩家收费,但发布会上并未公布明确的收费标准。从Stadia的产品架构来看,玩家的订阅费用至少要涵盖游戏订阅费用和服务器等硬件的使用费用,这些费用加在一起是否能比玩家现在购买游戏设备+游戏的价格更低?这个问题目前很难回答。
结语
云游戏的概念在本世纪初即被提出,虽然此前发展并不太顺利,Gaikai、OnLive等先行者最终均以被收购落幕,但近年来许多厂商均已在此领域进行布局:
索尼在2014年推出了PlayStation Now,允许索尼和用户在PS4、PC上玩“PlayStation Now”中的游戏;英伟达在2017年公布了GeForce Now,当前处于免费测试状态;谷歌去年10月公布Project Stream,今年将上线Stadia平台;微软也于去年10月公布了xCloud云游戏项目,前段时间还放出使用xCloud试玩《极限竞速:地平线4》的实拍视频,但因为reddit网友指出视频里游戏存在约三分之一秒的操作延时,受到部分玩家的诟病。
从当前情况来看,云游戏平台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而且各个厂商在这个领域都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并没有出现特别成功的产品。为什么Google公布Stadia云游戏平台的消息会受到广泛关注,甚至福布斯,时代、CNN等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
在葡萄君看来,首要原因可能是Google作为全世界市值排名前十的科技公司,其本身具备极高的关注度。
其次,Google对于Stadia云游戏平台极为重视。在此次发布会上, CEO Sundar Pichai亲自到场为其站台,VP Phil Harrison负责发布会的主持工作;为了云游戏平台的发展,Google专门成立了STADIA游戏娱乐,邀请资深游戏制作人Jade Raymond担纲;同时,Google还将旗下Youtube和Google Assistant资源提供给Stadia云游戏平台使用,在硬件方面提供了全球7500多个服务器节点的支持。
第三,Stadia相较于此前曝光的其他云游戏平台,从发布会的现场演示和会后网上传出的观众体验视频来看,具备较高的成熟度,其公布的游戏表现质量(4K + HDR + 60fps)和无缝切换设备等功能特性也拉升了人们的期待。
总体而言,云游戏确实有可能会是游戏行业的未来趋势,依托Google的资源、技术积累和服务,Stadia也许真的能带来游戏行业的革新。但是考虑到Google游戏内容储备的薄弱,以及此前轰轰烈烈最终趋于平静的一系列项目: Google Reader、Google+、Google Glass...或许心怀希望、保持理性会是一个较为妥当的选择。